动能学院 “五四杯”学生科技创新大赛
勇创佳绩
□□学生记者 黄晓霞 朱可可 王昊
在5月9-10日举行的“五四杯”科技创新大赛上,动能学院在刚刚揭晓的比赛中获得了2个一等奖,2个二等奖,5个三等奖和7个优胜奖的可喜成绩!动能学院团体总分排名第四,为历年最高。成绩背后,欢喜过后,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让我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,这里有建设性的指导思想和政策;这里有领导老师的重视和配合;这里也有同学们的创新热情和努力。
学生创新 政策先行
学校在二次党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“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”的奋斗目标,并提出了开展精英教育、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,同时学校党委也明确提出了“以学习为中心、、以学风建设为主线、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,针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一流校园环境”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。动能学院结合本专业和学生的特点,学生工作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工作理念,就是“培养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专业知识扎实,基础雄厚,视野宽,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举的一流工程师和领军人物”,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全面把握,指导工作。学院一直在积极探索,努力建立符合动能学院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。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,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,动能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正逐步发展壮大。
动能学院自主创新实验室从无到有,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之上,新的创新实验室也即将启用,7个实验室,500平米的使用空间,为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中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;“五四”杯科技作品和科研立项人数逐年增加,并在各项校内外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;动能学院承办的“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”正在作为学院的一个品牌被大家所熟知。另外,动能学院选送的一些优秀学生作品,在全国首届“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创新竞赛”上也收获颇丰。
同时学院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学生创新的方针政策。首先,学院在推荐免试研究生、奖学金评选、班级工作测评、推优入党等许多方面都给予科技创新积极的政策扶持;其次,学院专门筹措资金,主要用于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启动、立项、成果及杰出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。再次,学院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,在学生科技创新的立项评审、作品研制以及结题评审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。另外,学院不断加大对低年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,积极调动和培养他们参与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,在老师和相关专家的在指导下开展有效地科研活动。此外学院正在开展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,例如实验方案设计大赛,斯特林小车大赛等。
为更进一步推进学生科技创新工作,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之上,动能学院正准备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到学院的整体工作中来,在对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核算、设置科技创新的相关课程、开放实验室、成立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划。相信动能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,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。
院系领导高度重视 专业老师积极配合
正如船的航行离不开舵手一样,任何一条从无到有的道路都需要领路人,任何一项从薄弱到强大的事业都需要指引者。虽然动能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起步比较晚,基础薄弱,但学院领导和老师不断探索,积极尝试,正逐步创建符合学院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,努力推动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据记者了解动能学院对于此次的“五四杯”的筹备工作在开学初就已经开始,在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下,在学院团委书记吴岚老师的细心安排下,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配合下,各项工作有条不紊,循序渐进。在本学期开学之初,学院团委对同学们的申报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,统计项目数达40余项。在三月中旬经过评审检查筛选,从上交的40多件作品中选出了31件进行参赛,学院院长亲自按作品方向为每一件作品安排了指导老师,这体现了院长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,更是对同学们的关爱。作者与指导教师对接上以后,作品的进展程度更加顺利了。4月初学院副书记亲自召开了“五四杯”动员会,会上表示出学院对此次“五四杯”的高度重视,为同学们增强了参赛信心,同时听取了同学们的作品进程的反馈。在这次会议后,学院团委又组织了一次辅导会,邀请专业老师为作品研制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同学们进行答疑解惑。老师们牺牲了周末休息的时间,耐心细致地听取了同学们的问题,并给予技术层面上的指导,同学们从中受到很大启发。整个辅导过程持续了两天。4月中旬,学院副书记和团委书记召开了关于传达学校“五四杯”会议精神的工作例会,会议上学院领导表达了对现阶段的筹备工作的满意。从5月4日到8日学院内部又进行了两次作品的查缺补漏。“五四杯”正式开幕后,学院领导马院长和丛书记又亲自到现场观看作品,了解比赛情况。
挥洒汗水,彰显青春风采
此次“五四杯”中,动能学院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,除了学院积极的政策引导以及领导老师们的高度重视之外,与参与其中同学们的热情和努力同样是分不开的。首先,科技创新中心的学生干部们认真组织、积极策划、全心服务,圆满完成了我院参赛队伍的保障工作。其次,每个创新团队能持之以恒、迎难而上、勇于创新、敢于实践,积极认真地组织作品,确保了我院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。再次,学院的学生们已经拥有了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,基本具备了一定得创新意识和能力。以上几点都为我们取得较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为了进一步了解各支参赛团队在创新道路上的艰辛历程,记者对一些团队进行了采访。在采访“制氢小组”的负责人时记者了解到,他们的创新项目“一体化除苔产氢系统开发”从去年八月份就着手研究了,但由于院系学生所学专业与创新所应用的知识不对口,所以在工作开展中遇到了很大困难。为此,他们利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查询资料,并自学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。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,为了提高产氢效率,获得最佳产氢因子,实验组的人员们前后共做了上百次试验,由于实验所用的微生物需要每天都有人照看,所以团队人员就轮流值班,没有周末,也没有假期,相反,节假日总是大家在实验室工作时间最长的时候。但艰苦的实验环境和繁多的工作并没有让大家退缩,每一个成员都尽心竭力的为团队奉献着。
其间,一支大一的参赛团队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一名队员告诉记者,他们的团队中之前很少有人参加过创新活动,此次参赛,他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争取获取一些参赛经验。从前,在他们看来,创新只不过是奇思妙想而已,但当他们真正开始工作后才发现,原来创新并不仅仅是一次灵光的闪现,还需要辛勤的汗水浇灌它,让它开花结果。作为大一学生的他们并没有很多专业做铺垫,所以相关知识的缺乏让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。同时,创新研究耽误了大家很多学习的时间,他们告诉记者,为了不耽误学习,只有挑灯夜战。在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他们完成了作品,参加了比赛,尽管没能得奖,但经验才是他们此次参赛最大的收获。
今年的“五四杯”已经结束,成绩也只属于过去,但是科技创新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,同学们的创新之梦还在继续。我们期待着动力人的执着和勤奋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科创作品,期待着动能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发展壮大!